英國全國張燈結綵,金光閃閃的馬車準備好了,泰晤士河船重新上過漆,商店裡放眼所及,全都是各種各樣的紀念品,六月二號,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滿六十周年,數字聽起來很抽象,如果想具體一點感覺六十年所代表的意義,可能需要穿梭時光,回到過去。1952年、伊莉莎白二世26歲繼位時,英國首相是邱吉爾,現在的首相卡麥隆,還沒出生,當時英國人要打電話,得冒著濃煙大霧,到街上找一種大紅色的電話亭,那個時候,英國只有一個電視頻道,多數人家都沒有電視,倫敦也還沒有脫離第二次世界大戰遺留的苦難,部分糧食還在配給,就連乾淨的空氣,都不可得,1952年,也就是伊莉莎白二世登基那年,倫敦有四千人死於污染氣體,霧都的霧,其實有很大成分是燃煤排放的煙塵。
那一年,美國最賣座的電影是金凱利主演的(萬花嬉春 Singin, in the rain),當時,最紅的歌手是平克勞斯貝,還沒人聽過貓王,英國就連幣制都和現在不一樣,維多莉亞女王在位時期鑄造的硬幣,還在流通,多數人的周薪不到十英鎊。當時一個收入中等的家庭,家庭預算大概有百分之33,花在食物上,現在差不多是百分之15。
你可能會好奇,難道沒有東西,是六十年都沒變嗎?還真的有,舞台劇(捕鼠器)1952年在倫敦首演,現在,倫敦的聖馬丁劇院還在演。美國孩之寶玩具公司,那年推出蛋頭先生玩偶,蛋頭先生今年要過六十大壽,而且它和女王都在臉書設立了個人網頁。英國人還是很迷足球,也照樣喜歡上小酒館喝兩杯,聖保羅大教堂、倫敦塔以及國會大廈,依然屹立,不過和過去被燻得黑黑的模樣相比,門面乾淨多了。總是能吸引觀光客目光的紅色雙層巴士,以及復古的黑色計程車,還在街道上穿梭,倫敦的天氣也沒有太大改變。
英國上一次舉行鑽禧慶典,已經是115年以前的事了。上一個、也是除了伊莉莎白二世以外,英國史上唯一在位超過六十年的君主,是伊莉莎白女王的高祖母(維多莉亞女王)。1897年,維多莉亞女王登基六十年,英國也舉辦了盛大的慶典,維多利亞在萬民夾道下,乘馬車遊行倫敦,那一天,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的感恩禮拜,由於維多莉亞女王太虛弱,上不了教堂的階梯,主教和與會賓客全部移到教堂外,維多莉亞女王座駕前進行禮拜。這回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座駕,也將停在一百多年前維多莉亞女王馬車停靠處,所不同的是,伊莉莎白將拾級而上,自己走入教堂參與禮拜。
維多莉亞女王的鑽禧慶典之後,隔了38年,英國才又等到下一個大慶典,193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醞釀,英王喬治五世即位25周年,倫敦、全英國以及大英帝國,都舉辦了慶祝活動,1977年伊莉莎白女王登基25年時,英國的殖民地所剩無幾,脫離英國獨立的國家,有一部分依然尊英國女王為元首,也有的完全切斷與英國的臍帶關係,不過這並不減損英國人對女王的敬愛。伊莉莎白二世乘坐馬車遊行倫敦市街,幾十萬人夾道歡呼。十年前,女王即位五十周年的金禧慶典活動上,發生了一點小插曲,白金漢宮西側幕僚辦公區域失火,還好很快就撲滅,大家虛驚一場。時光荏苒,又過了十 年,英國女王鑽禧慶典,當然舉國歡騰的同時,也有一些人不以為然,甚至有一小撮人主張廢除君主制,但是這絲毫無損於女王的高人氣,英國政府估計,星期二慶典最高潮女王乘坐馬車遊行倫敦市區,將吸引一百多萬人前去。
依照傳統,英國王室的喜事,都將以女王一家在白金漢宮陽台向群眾致意,作為句點,透過那一刻,英國人將展現他們對於擁有這個女王,是多麼的驕傲,在快速變遷的世局中,她是國家延續與穩定的象徵。無論承平還是動亂,繁榮還是艱困,她都是英國人力量的來源。她21歲的時候,在廣播演說中,承諾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人民,一個多甲子的時間,倏忽而過,英國人透過盛大慶祝伊莉莎白二世登基六十周年,表達對她的感謝,當英國國歌奏起,英國人開口唱天佑女王的時候,相信這也是他們內心裡真正的心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