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全國張燈結綵,金光閃閃的馬車準備好了,泰晤士河船重新上過漆,商店裡放眼所及,全都是各種各樣的紀念品,六月二號,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滿六十周年,數字聽起來很抽象,如果想具體一點感覺六十年所代表的意義,可能需要穿梭時光,回到過去。1952年、伊莉莎白二世26歲繼位時,英國首相是邱吉爾,現在的首相卡麥隆,還沒出生,當時英國人要打電話,得冒著濃煙大霧,到街上找一種大紅色的電話亭,那個時候,英國只有一個電視頻道,多數人家都沒有電視,倫敦也還沒有脫離第二次世界大戰遺留的苦難,部分糧食還在配給,就連乾淨的空氣,都不可得,1952年,也就是伊莉莎白二世登基那年,倫敦有四千人死於污染氣體,霧都的霧,其實有很大成分是燃煤排放的煙塵。
那一年,美國最賣座的電影是金凱利主演的(萬花嬉春 Singin, in the rain),當時,最紅的歌手是平克勞斯貝,還沒人聽過貓王,英國就連幣制都和現在不一樣,維多莉亞女王在位時期鑄造的硬幣,還在流通,多數人的周薪不到十英鎊。當時一個收入中等的家庭,家庭預算大概有百分之33,花在食物上,現在差不多是百分之15。